2024年3月28日,机械工程系机器人等4个专业进行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审核和展示。本次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培养过程特色的凝练。毕业要求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,结合了工程教育认证体系,增加了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对应支撑矩阵关系、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能力对应关系矩阵。
本次培养方案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贯穿到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中,实施“成果导向的专业培养方案反向设计”方式。各专业从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,由需求确定培养目标,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,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,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实施反向设计。使得整个培养方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,为后续专业撰写指明方向。
4个专业扎实开展企业调研,确定核心能力
沈阳科技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机器人工程、智能制造和工业设计专业于2023年6月开启了历时最长、标准最高、审核最严的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工作。
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前,各专业进行了深入的企业调研,与晋德、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有效的联系与合作关系,将行业的用人需求、发展方向等反馈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中,凝练一级核心能力,分解二级核心能力,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第一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
各专业要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,参考教育部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规范,在充分调研毕业生、用人单位反馈及企业和社会需求状况,突出毕业生应具备的人才基本定位、职业能力、学科专业特色,科学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。
第二轮认证通用标准中12条毕业要求
具体描述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、核心能力能体现德智体美劳的育人要求,实现“可衡量”和“可支撑”,即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可评价,专业毕业要求对学生相关能力和素养的描述,可支撑专业培养目标。
第三轮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建构,审核课程支撑关系
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产出为导向,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,形成通识必修课、通识选修课、专业必修课、专业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。立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,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设计,增大综合性、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,满足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。“参照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》每个专业设置10-12门核心课程,每门核心课程设置不少于16学时的综合训练,强化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,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。
第四轮教学大纲的编制
本次修订教学大纲从培养目标出发,以OBE的三个核心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为着力点,突出应用型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。根据专业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要求,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,进一步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,明确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,制订课程教学考核与课程教学、毕业要求相联动的课程教学大纲。
本次培养方案经过多轮修订,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,深化课程体系改革,促进专业内涵建设,每位教师都对人才培养方案有了全新的认知,从课程顺序的设置和知识体系的架构,从基础课到核心课、拓展课的纵向逻辑,保证了不同的核心能力,其课程之间的横向逻辑关系,保证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更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。希冀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”